【心理学与生活】父母皆祸害?
2021-03-22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01“父母皆祸害”的说法从何而来
原生家庭,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原生家庭的概念,肇始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
从心理学起源至今的若干年里,即使流派众多,但没有哪位心理学家会否定童年发展的重要性。
《“父母皆祸害“小组10年考》中阐述了这个豆瓣小组的由来:“英国小说《自杀俱乐部》中,一个处于青春的问题少女,与父母,与恋人,与外界,遭遇各种摩擦,冲动之下曾有自杀企图。”“父母皆祸害”是小说中主人公抱怨父母的说辞。
02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家庭是个互动的系统,由夫妻组成的二人关系开始,等到子女出生后就转变成三角关系或多重关系,虽然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常有一些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联系,形成一个家庭网络。在父母与子女不断的互动过程中,父母的信念、个性、情绪、行为模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即使个体同原生家庭间已经切断了联系,原生家庭的影响仍会持续存在。
家庭的教育与参与,是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关键和前提。
提供最初的安全感。心理学有一个经典实验,爸爸带一个5—6个月大的婴儿来到公园,爸爸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把宝宝抱在草坪上玩。然后,爸爸假装看报纸,宝宝开始会在在爸爸的脚边爬着玩,然后抬头看爸爸,如果爸爸拿下报纸,和宝宝对视,宝宝就会爬得远一点,如果每次宝宝看爸爸,爸爸都和宝宝对视,那宝宝爬的圈就会越来越大,如果爸爸不和宝宝对视,宝宝的圈会越爬越小,这个实验说明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要感到足够的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不能信任别人就难以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会化的过程就会受到阻碍。同时因为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他(她)不能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情绪和智能的发展也会受阻。
提供温暖、爱与接纳。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myHatom)及其同事报告过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一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要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表现出更愿意同布料妈妈待在一起。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研究发现,幼猴和布猴妈相处的时间远超过铁猴,即便是铁猴妈妈喂养的幼猴,也只有吃奶的时候才迫不得已离开布猴。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产生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哈洛等人的研究发现启示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她)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
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是保障他(她)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儿童与依恋对象之间温暖、亲密的联系使儿童既得到生理上的满足,更体验到愉快的情感。父母对子女表达爱,既能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也能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当父母以一种温暖支持的方式抚养孩子时,孩子能够更好地经营自己未来的亲密关系。如果个体的原生家庭氛围不好,例如家庭成员间彼此很冷漠,那么个体就会对婚姻持有消极观念,觉得婚姻不值得自己去付出;而积极的原生家庭环境能够有效预测个体在婚姻中为了关系而调整自我的行为,即个体愿意为了关系更好而做出实际行动。
在结婚之后,夫妻接受来自各自原生家庭的支持会对婚姻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当丈夫感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情感支持以及配偶家庭的情感和经济支持时,丈夫的婚姻质量会上升;当妻子感受到自己和配偶原生家庭的情感支持时,妻子的婚姻质量会上升,并且当丈夫感知到妻子原生家庭的情感支持时,妻子的婚姻质量也会升高。
提供鼓励和支持。在上面恒河猴实验研究中还发现,如果笼子中的猴子采用任何方法都无法逃避,电击数天后,它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不会躲避危险,面无表情,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
同样,孩子如果自幼被认定没有能力,只有惩罚而无鼓励,就会认为自已没有能力,无论怎么样努力都不会成功,从而丧失追求成功的动机。
如果父母总去纠正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造成的结果是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无能的,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有些孩子就会拿自己和更差的孩子比,向父母证明自己不是最差的。相反,如果对细微的成就都能给予鼓励,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就会增加,也就会提高他(她)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提供学习机会。孩子出生后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品质。家庭作为孩子最早且最长久的生活环境,正是提供学习经验的重要场所,为孩子提供了负责任的机会,让孩子自已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同时父母也为孩子提供了行为学习的楷模。所以,现在很多家庭,只让孩子读书,其他事情一概不让孩子做,实在是某种相度上也是剥削了孩子学习其他事物的能力,以及认识自我的能力。
研究表明,父母多半会重复他们孩子时代所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这是一种心理代际遗传,因此,如果心理发育良好的父母,就会有心理健康的孩子,这些心理健康的子女将来又会成为心理功能良好的父母。
03理性看待原生家庭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或许会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把自己生活的所有不如意完全归因于原生家庭。成长的复杂性在于人与环境的彼此塑造,每个人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仍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小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对于原生家庭,应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既不过度放大其带来的创伤,也不忽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
不忽视病态家庭对孩子的伤害。父母的人格发育水平,往往决定了家庭的健康程度。
虐待孩子,对孩子身心施暴的父母,可能源于病态人格——自恋型、反社会型或病态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往往这样对待孩子。本应该保护孩子的父母,却成为孩子恐惧的来源。这对孩子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除了家暴外,病态的家庭还包括父母有成瘾行为,比如酗酒、赌博、吸毒等,导致家庭失去正常功能。
不过度放大家庭带来的创伤。两个情绪稳定、人格正常的人组建的家庭,更可能是一个正常的家庭,而不是一个有病的家庭。正常的家庭也会产生种种冲突和问题。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说:理想的家庭不是不产生问题的家庭,而是产生了问题能够积极解决问题的家庭。
就像人只要活着就有焦虑一样,只要有家庭就有家庭问题。在很多家庭里,亲子之间免不了有些小摩擦、小冲突,但这些只要没有破坏亲子之间基本的亲密感,都处于正常范围。
对于原生家庭,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以为对孩子过度关爱和付出的父母,才是好父母,甚至是伟大的父母。其实,父母的爱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过多,让孩子有种被吞噬感;过少,让孩子有一种被抛弃感。
温尼科特提出一个概念叫“足够好的母亲”。“足够好的母亲”会提供足够但不会太多的抱持,既不忽略,也不会过度地干涉。这种“足够好的母亲”,不是完美的母亲。完美的母亲,特别是自认为完美的母亲往剥夺了孩子的某
种成长,让孩子没有机会锤炼自我的韧性,以适应外部的挫折。完美的父母是父母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曾奇峰将一足够好的母亲”,解读为“60分的妈妈”,这些“60分的家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恰 到好处的挫折”。
此外,埃里克森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都影响人的人格发展。马斯洛认为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都有不断自我完善的需求,而非像弗洛伊德认为的那样,童年决定了人的一生。
04尝试去理解原生家庭
有大量关于原生家庭的叙述强调了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父母在和自己相似的年纪里经历了什么?他们小时候渴望过什么?因何而痛苦?
有些家庭里有世代流传下来的家族问题,比如暴力,比如冷酷,比如道德品行不良,等等,代代相传,很难去追根测源。千万个家庭,千万种模式,如同家族的基因一样,在不断复制和传承。
因此,人们的记忆里即便有童年受创伤的经历,也不应直接去怨怼我们的父母,因为很可能是祖辈,或者更上层的祖辈那里延续下来的伤害。
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是指一代的影响,更多是世世代代。也许个体所经历的痛苦与纠结,他(她)的父母曾经也经历过类似的,但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经历这样的苦痛,很多人在成为父母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和自己父母不一样,然而太多人却不自知地变得很像自己父母。
当揪着原生家庭的伤害不放,伤害会发挥更多消极意义。因为愤怒,人们用索取、补偿、代偿等方式企图颠覆过往。可时光不可倒流,伤害无从纠正,自己反而会在纠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试着理解原生家庭的伤害,伤害会发挥更多积极意义。因为受过伤,个体会更敏感,更容易认知自身的局限,纠正行为的偏差。这些积极意义让自己更容易与人相处。
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如升学、离家、初入职场、婚恋、生子等,经常会暴露出人弱点,很容易激发人们自己没有修复好的那部分,而这也是很好的修复和成长的机会。
审核:陈 慧
编辑:王冬雪
供稿: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张玲
来源:唐湘宁 李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